本文共 120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在处理树状数据时,MySQL由于版本限制,难以直接支持循环递归查询,这与SQLServer和Oracle等数据库相比存在一定差异。因此,本程序通过编写两个SQL存储程序来实现子节点和父节点的查询功能,其中子节点查询模拟了其他数据库的实现方式,而父节点查询则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。
具体来说,主要关注的表是`user_role`,其主键为`id`,每条记录都有一个`parentid`字段用于标识对应记录的父节点。父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,这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树状结构。
**存储程序一:`getChildList`函数**
该函数用于获取指定根节点的所有子节点ID并返回为字符串。具体实现逻辑如下:
1. 初始化变量`rootId`为传入的参数值,并将其转换为字符类型。
2. 使用循环迭代,直到`rootId`为`NULL`。
3. 在循环中,首先检查是否已经收集到子节点ID。如果已收集,则将当前节点ID追加到结果字符串末尾;否则,则直接将当前节点ID设为结果字符串。
4. 每次循环后,更新`rootId`为当前节点的子节点之一,具体取值通过查询`user_role`表中满足`FIND_IN_SET(parentid, sChildTemp)`条件的记录来确定。
5. 当循环结束后,返回最终收集到的子节点ID字符串。
**存储程序二:`getParentList`函数**
该函数用于获取指定根节点的所有父节点ID并返回为字符串。实现逻辑与`getChildList`类似,但方向相反:
1. 初始化变量`rootId`为传入的参数值,并将其转换为字符类型。
2. 使用循环迭代,直到`rootId`为`NULL`。
3. 在循环中,首先检查是否已经收集到父节点ID。如果已收集,则将当前节点ID追加到结果字符串末尾;否则,则直接将当前节点ID设为结果字符串。
4. 每次循环后,更新`rootId`为当前节点的父节点之一,具体取值通过查询`user_role`表中满足`FIND_IN_SET(id, sParentTemp)`条件的记录来确定。
5. 当循环结束后,返回最终收集到的父节点ID字符串。
**实际应用示例**
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用存储程序:
1. 调用`getChildList`函数时,传入根节点ID(例如`0`),然后从`user_role`表中筛选出`FIND_IN_SET(id, getChildList(2))`的记录。
2. 调用`getParentList`函数时,传入叶节点ID(例如`6`),然后从`user_role`表中筛选出`FIND_IN_SET(id, getParentList(2))`的记录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在MySQL中实现对树状数据的层层遍历,虽然无法直接支持循环递归查询,但通过存储程序的模拟实现,仍能满足实际业务需求。
转载地址:http://ndbfk.baihongyu.com/